「河南洛阳金隅城2020年2号债权」在售
【基本要素】规模:0.5亿元,期限/12个月;成立半年付息
【收益说明】20-50万,9.0%;50-100万9.2%,100-300万,9.5%,300万及以上9.8%;
【资金用途】资金用于补充洛阳金隅现金流。
【融资主体】洛阳金隅城集团有限公司,洛阳市老城区第二大ZF平台,老城区最重要的基建主体,实控人为老城区CZ局,总资产70.66亿元。
【担保主体】洛阳古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,洛阳市老城区最大的ZF平台,主体信用评级AA。
19年收购并成为A股上市公司-金冠股份第一大股东,未来将大力发展新能源、古都文化旅游两大产业,实控人为洛阳市老城区人民ZF,总资产137.33亿元。
【产品亮点】
(1)洛阳市老城区第二大ZF平台融资,第一大ZF平台担保,ZF支持力度大,且均为定融首次融资及担保,履约积极性高;
(2)古都集团与绿地集团在ZF基建领域有深度战略合作;19年收购上市公司金冠股份后,将极大助推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,预计2020年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将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,公共交通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,中心城区充电设施将实现全覆盖,古都集团未来发展前景广阔!
【河南省洛阳市】河南省为全国GDP第五大省份,仅次于粤苏鲁浙;洛阳市为河南省第二大地级市,十三朝古都,世界文化名城,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中国四大发明中三个诞生于此!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,18年GDP达4640.8亿元,一般预算收入342.7亿元,政府负债率仅8.65%,经济实力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! 推荐文章阅读:
文章标题:政信信托产品的城投报表怎么看?
政信信托产品的城投报表怎么看?
这个题目,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城投还看啥报表,闭着眼投得了。
城投闭着眼睛投无非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。
其一,虔诚式闭眼。
相信政府一定有能力和意愿最终解决城投的债务问题,我等就搭个便车赚点利息。
其二,逃避式闭眼。
诚然,不少城投的报表是惨不忍睹,没啥盈利能力的资产、少得可怜的营收、忽有忽无的经营性现金流……确实怎么看都够不上信用资质优良的企业。
但想想不断给市场惊吓的民企实际控制人和不翼而飞的货币资金,还能有啥别的想法?索性眼不见为净,不看报表闭着眼睛投吧。
我们在《财务报表是假的,sowhat?》中说过,城投也要看财务报表,只是看的重点不同于竞争性企业而已。
那么城投公司财务报表看什么?
城投报表分析的核心点不在盈利能力。
作为承担政府相关职能的主体,盈利最大化一定不是城投公司的战略目标。
否则会伤害整个经济体的活力。
城投报表分析的核心点也不在资产变现能力。
真违约了,政府划转的资产你能处置?就算你能谁敢买呢?高速公路查封直接自己弄个收费站“拦路抢劫”?
城投报表分析的核心点在科目背后蕴含的其与政府的关系。
下面我们以资产负债表为例,来看其中城投公司的职能及政府支持。
资产端是资金的表现形式,说明城投的业务范围;负债端是资金的来源,代表城投的博弈能力。
资产端看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。
从经营资产(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、存货、在建工程等)规模看城投公司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建设等职能;从投资资产(长期股权投资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、持有至到期投资、其他应收款)规模看公司承担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职能。
如果公司承担了大量核心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,或者运营管理着地方政府重要的国有资产,则说明公司对政府很重要;反之则反。
接着评估这一职能是否可舍弃:如果城投撩挑子了,政府是否能在短时期内找到备胎承担该项职能,还是说需要自己亲自上阵。
权益端看公司得到的政府支持,负债端看公司违约的破坏力。
城投公司经营和投资形成的资产,或者是政府资金注入购买,或者是政府资产划转而来,又或者是以对金融机构等的有息负债、对下游企业无息占款形成。
权益构成体现政府历史支持情况,而大量应付账款说明城投对下游产业的占款能力。
一旦城投资金被收紧,或将通过拖欠下游企业账款或展期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转嫁压力。
这就是为什么“监管对准城投,倒下的却是环保、建筑类民企”的成因,也是很多人认为城投公司绑架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原因。
总结说来,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点逻辑是,城投承担的政府职能越显著,其违约的破坏面越大,政府支持的意愿就越强。
这可以作为识别真假城投的标准:不是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就是城投,比如,地方政府办个食堂;也可以作为城投转型分析的切入点:转型资产端意味着业务范围的调整,而负债端则意味着其与政府关系的重塑。
以下内容来自风险管理经验分享,
城投企业的三张报表,最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。
也就是这个企业有什么东西、欠什么债。
其次是现金流量表,主要看政府回款和企业筹资情况。
最不重要的是利润表,城投企业一般都会盈利以利融资。
资产端(有什么东西),重点看五个科目:应收账款、其他应收款、存货、在建工程、无形资产。
通常,城投的三类资产(代建工程、土地、政府欠款)就在这五个科目体现。
那怎么看科目呢?重点在于:
1)看明细
不是比率、增长率,而是明细!
明细才是硬道理,才是藏不住、抹不平、调不了的硬指标。
君不见,募集说明书已经洪水泛滥:连篇累牍的废话都在说毫无营养的比率、增长率,用数据代替分析。
然后呢?这个科目装了什么东西?为毛变动啊(宝贵的变动原因分析何在)?
何以解忧?唯有明细。
明细在手,原因我有!
当然,挖明细也要适度,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。
通常挖前五大明细,风险高的企业挖前十大明细,基本上也能看出问题了。
在看明细的时候,常见一种尴尬的事情:合并报表,应收类科目明细中的交易对手,竟然是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!
风控人员不能完美主义,要看大局,做判断。
对于做承销的小伙伴,碰到这个问题,笔者通常给予简单粗暴的建议:你敢这么提供明细,我就敢这么披露,交由市场判断。
2)与业务数据对比
在业务模式部分,一般会积累很多经营数据的表格。
在看科目时,就是要看经营数据在报表中如何体现。
比如某代建项目,经营数据中说总投资50亿,已投20亿。
再看报表:项目确实计入存货,但是存货科目总共才5亿。
所以不得不提问,不得不要求客户部门补充尽调。
此时,往往是客户部门与风险部门冲突的高发期。
对于工程:BT模式通常在存货体现,将经营数据中项目已投资数据对比存货明细。
代建模式通常在其他应收款体现,对比其他应收款明细。
至于计入在建工程的,询问原因吧。
对于土地:土地整理模式通常在存货体现,将经营数据中土地已投资数据对比存货明细。
注入土地则可能在存货、无形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体现,将经营数据中评估价值对比科目的账面价值,看是否减值或增值。
对于政府欠款,通常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体现。
将经营数据中回款情况:
与应收账款、营业收入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,或与其他应收款、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对比。
对于走收入的资金,粗略的勾稽关系如下:营业收入-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≈期末期初应收账款之差+期末期初应收票据之差-期末期初预收账款之差
对于城投企业,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通常很少,所以可以简化为:营业收入-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≈期末期初应收账款之差
由于是粗略的勾稽关系,对于小规模的偏差不必理会。
对于跨数量级的偏差,通常要思考、寻找甚至调查原因。
负债端,主要看规模、期限结构,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科目,对比企业的授信,从而评估企业的融资压力。
现金流量表,主要看政府回款(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、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)和企业筹资(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、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、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)
利润表,通常看利润来源结构(毛利率、三费占收入比、投资收益+公允价值变动损益+营业外收入等非经营收入占收入比),分析利润的主要来源。
对于城投,利润往往来自于营业外收入尤其是政府补贴。
另外,收入规模需要与经营数据和现金流做对比。
点击阅读:定融产品监管严吗
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大吗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